要透過桌遊幫助參加者認識自己,帶領者最基本需要需要具備兩個技巧。
第一:事前預備。當參加者投入參與遊戲並認真思考獲勝方法時,必定會流露最真實的情緒及個性,並影響其遊戲過程中的行為、反應及策略。當帶領者揀選好桌遊,必需掌握遊戲過程中較容易引起情緒波動的時刻,以及認識遊戲的核心技巧,知道每種策略背後的可能性。
第二:仔細觀察及分析。相信任何有帶組經驗的工作員都明白觀察的重要性,尤其是上述的引發情緒波動或勝負分水嶺的時刻,更要仔細留意每一位參加者的行為反應,儲備足夠材料在解說時與參加者作深入反思。
接下來以「Loot 星海奪寶」這桌遊來做例子。
星海奪寶
「Loot 星海奪寶」是一種以海盜為主題的桌遊,玩家化身為海盜船長,透過掠奪商船來賺取最多的金幣。過程中,兩個玩家為一組,他們需要商量如何運用大家的手牌及策略,打出不同的配合。因此,這遊戲除了可考驗青少年的策略思維,更能考驗他們如何與人合作。
事前預備
留意,我們必需對有遊戲流程有充份認識才能預計青少年進行遊戲時有機會出現的行為,以及猜測背後的行為動機。「星海奪寶」的特點是一方面要團隊合作,與此同時亦有不同的致勝策略,因此容易出現同隊玩家對於「出牌時機」有不同意見。了解到這點後,我們就可以對參加者的行為和動機作預判,以下簡單選了兩個例子:
例子一
可能出現的行為:
- 出牌時獨斷獨行,忽略組員意見,即使組員陳述利弊後仍堅持己見
行為背後的動機及原因:
- 難以信任自己的組員(原因可能是與對方關係不和、成長過程常被出賣或誤導等)
- 對自己過分自信(原因可能是已經玩過有關遊戲、曾經獲勝、成長過程建立了錯誤的自我形象,沉迷在「理想我」之中等)
- 不懂得聆聽別人意見(原因可能是習慣發號施令、成長環境中旁人習慣遷就其決定)
- 其他
例子二
可能出現的行為:
- 經常讓給組員決定戰略,自己成為跟從者
行為背後的動機及原因:
- 注重禮讓和氣(原因可能與成長經驗、家庭教育等有關)
- 沒有意見(原因可能是未掌握遊戲玩法、不擅長策略遊戲、沒有投入過程等)
- 害怕失敗(原因可能是害怕承擔責任、擔心自我形象、自我能力感低、害怕成為代罪羔羊等)
- 其他
仔細觀察及分析
做好事前預備後,我們就可以在遊戲過程中觀察是否出現我們預想可能出現的互動情況,好好記下每一位參加者的參與過程,並在心裡分析他們的個人特質。當然我們不是萬能,也不可能短短時間單靠觀察就可以掌握他們的個性,重點是發現問題,然後利用解說及輔導讓參加者留意到這些行為,並進一步促進反思。
「你有留意到自己剛才不聆聽組員的意見嗎?」(發現問題)
「你剛才為甚麼選擇緊持己見?」(尋找動機)
「你覺得你這樣做,你得的組員會有甚麼感覺?」(情緒發現)
「學術小組研習時與同學合作也有出現類似情況嗎?你覺得這樣會有甚麼影響?」(生活反思)
「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醒自己聆聽別人?」(促進成長)
遊戲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