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人在做任何行為及決定時,背後都—都會有一些理據、信念、性格、或情緒去驅使我們,我們往往會不自覺受這些因素影響,
很多時都會忽略了背後的行為動機。而社工或帶領員要做的工作就是協助青少年形象化他們每個行為或決定背後的信念及性格,
從而引導他們從中認識自我。
以「股票大亨 KA-CHING」為例子,這是一個以股票為主題的桌遊,玩家化身成股票大亨,目標是透過買賣股票以賺取最多金錢。
在遊戲過程中,玩家需要思考如何運用手上的金錢,並做出不同的決定,如:何時買入賣出、如何賣出,玩家亦需要留意情況,
選擇投資哪類股票。因此帶領員可以在遊戲過程中,觀察玩家的決定,了解他們背後的性格特質。
不過,千萬別急於在遊戲進行期間便與玩家進行自我認識的反思,因為進行這種深度話題會影響到遊戲氣氛,降低參加者繼續體驗及參與的動機。
工作員要做的是增加遊戲過程中記憶點,好讓遊戲後解說環節時,有足夠材料來討論他們的性格特質。例如玩家行動後問:「為甚麼你覺得要買入藍色股票?」,
當他回答後又可問其他參加者的看法,從而連繫組員,引起討論,促進小組互動。
在遊戲解說時,我們首先要幫助參加者回憶自己在遊戲過程所作的某些決定,例如:「為甚麼你選擇在那個時候便賣出藍色股票?」、
「你現在覺得那時是不是太謹慎太早賣出?是否過分擔心?」,然後再逐步拆了解行動其背後原因:「有甚麼因素令你這麼謹慎?」、
「現在回想,你會覺得是謹慎還是太過保守?」。
當參加者了解到自己在遊戲中心理變化時,我們還需要將遊戲經驗與參加者的日常生活扣連,例如:「你認為自己是一個謹慎的人嗎?」、「你在日常生活,有否試過因為自己的謹慎而失去了某些機會? 例如因為擔心會影響考試成績而放棄參加課外活動或與朋友玩的機會?」,慢慢地進一步讓參加者的性格特質形象化,從而使他們了解自我,並協助他們面對自己的優勢和限制。
以上例子只是一款遊戲裡的其中一個事件,真實的遊戲過程中會不斷出現反映參加者性格特質的行為和互動,工作員需要努力觀察整個小組動力,捕捉過程中的重要事件,並在心裡分析各種行為背後可能隱藏的成長課題。
詳情:
|顧客服務|
|預約 及 一般商品查詢|
銅鑼灣店 +852 2577 5388
星期一,三至日 14:00 - 23:00
逢星期二休息
觀塘店 +852 3705 8670
星期一至四 12:00 - 19:00
星期五至日 12:00 - 20:00
|桌遊報價 或 課程查詢|
+852 3755 0132
sales_bg@capstoneedu.org
週一至五 10:00 - 19:00
(公眾假期休息)